教你簡單計算電線電纜成本
銅的成本
銅重量*銅價格=銅成本
銅的重量=銅的密度(0.0089)*銅絲的體積
銅絲的體積=面積*高度
面積=3.14*半徑的平方
以BV2.5平方的銅線為例:用千分尺,可量出銅絲的直徑。如半徑就是1.772/2=0.886,那面積就=3.14*0.886*0.886=2.46,這個值指的就是平方毫米。BV2.5平方電線,指的就是這個銅絲的截面積是2.5平方毫米。得出了2.46平方,假如這盤電線的長度是100米,那么這盤電線中間銅絲的重量就是2.46*100*0.0089(重量=面積*長度*密度)=2.1894公斤的銅,2.189*今日銅價(73)=159.8元。
159.8元就是銅的原材料成本!
2PVC外面材料的成本
這個細算很麻煩,不過正常情況下,可以用下列方式:
8,10,15,10,14,18
即在國標的情況下,料皮用的少,8元2.5,10元4平方,15元6平方。
但在非標的情況下,料皮用的多,10元2.5平方,14元4平方,18元6平方。
那這盤BV2.5所使用的料皮就是8元。
3人工成本
生產(chǎn)2平方的約需要2元的人工電費。
那么這盤電線生產(chǎn)出來的總成本就是159.8+8+2=169.8元。加上點潤就是賣價了。
電纜成本計算
(1)導(dǎo)體用量:(Kg/Km)=d2×0.7854×G×N×K1×K2×C
d=銅線徑G=銅比重N=條數(shù)K1=銅線絞入率K2=芯線絞
(2)絕緣用量:(Kg/Km)=(D2-d2)×0.7854×G×C×K2
D=絕緣外徑d=導(dǎo)體外徑G=絕緣比重K2=芯線絞入率C=絕緣芯線根數(shù)
(3)外被用量:(Kg/Km)=(D12-D2)×0.7854×G
D1=完成外徑D=上過程外徑G=絕緣比重
(4)包帶用量:(Kg/Km)=D2×0.7854×t×G×Z
D=上過程外徑t=包帶厚度G=包帶比重Z=重疊率(1/4Lap=1.25)
(5)纏繞用量:(Kg/Km)=d2×0.7854×G×N×Z
d=銅線徑N=條數(shù)G=比重Z=絞入率
(6)編織用量:(Kg/Km)=d2×0.7854×T×N×G/cosθ
θ=atan(2×3.1416×(D+d×2))×目數(shù)/25.4/T
d=編織銅線徑T=錠數(shù)N=每錠條數(shù)G=銅比重
比重:銅-8.89;銀-10.50;鋁-2.70;鋅-7.05;鎳-8.90;錫-7.30;鋼-7.80;鉛-11.40;鋁箔麥拉-1.80;紙-1.35;麥拉-1.37
PVC-1.45;LDPE-0.92;HDPE-0.96;PEF(發(fā)泡)-0.65;FRPE-1.7;Teflon(FEP)2.2;Nylon-0.97;PP-0.97;PU-1.21
棉布帶-0.55;PP繩-0.55;棉紗線-0.48(均為假比重)